• 乐发lv

  • 职工文苑

    职工文苑

    首页> 职工文苑> 详情

    筑路·筑梦

     发布时间:2015-10-27  浏览 :

     

    拉票口号: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拉票宣言:流年似水 ,不知不觉我已从当年的小姑娘变成今天的胖妈妈 ,称谓也从当年不绝于耳的小曹变成了曹姐 、曹阿姨 。20年的时光,工程局和工地早已融入我的生活 ,融入我的血脉,我与战友们一起奋斗的日日夜夜,我感同身受并且深深铭记。这一次,我为兄弟姐妹发声 ,也请大家在其中寻找自己的影子 ,为自己点赞!
     
    筑路·筑梦
    对于行驶者来说 ,高速公路意味着什么?是一片美丽广阔的风景,是一段幸福快乐的旅途,是和亲人团聚的连接线,是实现伟大或细微梦想的通途。
    对于筑路者来说,高速公路意味着什么 ?是选择并坚守的一份工作,是承载成长与发展的一份事业,是时刻在心的沉甸甸的责任 ,是通畅天下的伟大梦想。
    作为工程局筑路铁军中的一员,每当看到我们的作品带给人们畅洁平坦、绿安高效时,每当听到司乘对我们作品褒扬和赞叹时,自豪感 、使命感便油然而生,伴随的 ,更是深深的敬佩与感动——那遒健坦荡的大地脉动 、那跨涧越壑的凌空彩虹、那穿山入岭的光明通道、那筑路人用心血和汗水铺筑的一座又一座无字丰碑,无不浸淫着战友们梦想和智慧 、责任和使命!
    总有一种梦想让我们不休不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奋勇前行。作为一名筑路人,逢山开路,遇河驾桥,为国为民夯希望之基、筑发展之路,就是我们的责任和梦想!
    为梦想战斗
    每一条的路的畅通 ,都是梦想变为现实的过程。
    而现实和梦想之间相隔的 ,是一场又一场的战役。在长路如虹、大地飞歌的精彩构架下,是战友们挥汗如雨、争分夺秒的工作场面,是他们从不放弃、顽强拼搏的坚毅面容!
    2011年3月 ,我们第一次将战线延伸至新疆大漠。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从2011年飘雪的3月至2013年依旧飘雪的12月 ,战友们在这里奋斗了33个月!在这里,大家经历了许多从未遇到的困难 :自然环境恶劣、沿线筑路资源缺乏 ,施工战线长、项目部人员少等等……但困难没有困住前进的脚步和延伸的长路。人员不够 ,加班加点;资源缺乏,开车6 、7个小时去调查采购;水质差不能饮用 ,项目部为职工买水;沙尘暴袭来,裹上头巾去工作……离家数千里,往返不易,大多数同事一年还回不了一次家,便把对数千里之外的家人的思念全部化为工作的动力!一路瀚海雄风,一路高歌长啸,一路废寝忘食,新疆五大高速 ,这条充满想象与智慧、雄浑恢弘的交响巨著,在“豫”字筑路铁军的夜以继日地奋战后,终于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韵律,在北疆大漠闪耀出熠熠光辉!
    不止新疆,还有湖南 ,还有甘肃,筑路者的职责所在,我们愿意走的更远。作为一个拥有着60余年施工历史的国有企业,我们努力承担着社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2012年6月7日,比炎夏的天气更热更焦急的是刚刚成立的驻信改扩建正阳互通立交项目经理部的同事们 ,他们要在四个月之内完成京港澳高速公路驻信段改扩建正阳互通立交项目的施工任务 。工程涉及路基、防护、排水、交安、标线等众多分项工程,更要命的还有一座跨线桥需要跨越京港澳高速,保通压力繁重而艰巨 。种种数据表明,这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  。
    使命所致 ,民心工程;成败之战,重在速度 。骄阳炙烤大地,地表温度达到摄氏40多度。人在太阳底下别说干活,就是多呆一会都头晕脑胀、汗流浃背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同事们每天工作十七 、八个小时,向“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发起冲击 !
    项目经理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5个小时 ,电话被打成了热线。项目技术负责人,在关键工序的30m箱梁运输、安装,空心板运输中,48小时不合眼盯在施工现场。搞协调的吴建伟患股骨头坏死,作为主抓协调、保通、安全以及后勤的负责人 ,他根本没有时间去治疗,每天忍着疼痛一瘸一拐的在路上奔波着……在所有参建人员的心里 ,时间不是以天而是以分来算的,工期就像是一个弹簧 ,已经压到底了 ,没有任何的空间 ,除了硬拼 ,没有任何选择 。日夜奋战,抢天夺时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2012年10月10日,正阳互通式立交项目顺利通车 !
    每一条路的建成通车,对当地来讲 ,是效益是便捷是新生活的开始;对筑路者来说 ,是拼搏是幸福是成就感,但其中的苦辣酸甜,也只有参建者才能深深懂得!在每一个项目落成的背后 ,凝聚着多少人的智慧 、心血和汗水 ,凝聚着多少次惊心动魄的攻难克险 ,凝聚着多少个殚精竭虑的日日夜夜 ,又饱含着多少对家人的愧疚……
    为梦想坚守
    梦在心中 ,心在路上 。
    在工程局筑路铁军这个大家庭里,有壮志不已被返聘的50后,有经验丰富勇于担当的60后,有已经成为骨干中坚的70后 ,更多是新锐力量80后、90后 。不同的年龄,相同的梦想;不同的岗位,相同的坚守!
    50后的专家们早已不适应城市里的生活。在本该颐养天年的退休岁月里,他们依然选择坚守在路上。用他们的话说:在工地心里才觉得踏实,在家呆一两天可以 ,时间长了哪儿都不自在!
    60后的前辈们早已把工作当成了事业,把奋斗当成了乐趣。每一项工程,他们总是把它当成艺术品来精雕细刻 ,不厌其烦 ,精益求精。
    平凡朴实的70后,依旧在路上用脚步丈量着梦想。他们忙碌在各个工作岗位上,用数据记录着繁忙而充实的人生,把对家人的思念化为战斗的激情和力量 。
    年轻勇敢的80和90小伙伴们 ,虽然有时也会抱怨工地的枯燥和工作的紧张,但善于创新勇于前进的他们,不仅是工地上的开心果,更在不知不觉中已从前辈们手中继承了梦想的接力棒。
    一代又一代的筑路者,梦想接力,坚守继续。我们的路建好了一条又一条 ,筑路大军更新了一批又一批 ,唯一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筑路者对这份事业的敬重 ,对畅通梦想的传承!
    12年前 ,小吴和小汪的婚礼是在工地举办的 。宿舍里扯上一把拉花 ,就成了他们的新房;两张工地单人床并在一起,就是他们的婚床;废旧的办公桌,是小吴的梳妆台;朝夕相处的同事 ,是他们的主婚人和证婚人 。没有豪华婚车,没有动情婚礼 ,幸福却是满满的……
    深秋的夜晚 ,一群年轻的技术员,从工地加班返回项目经理部 。刚进门,就看到支部书记的身影。
    “今天顺利吗?”支部书记问 。
    “还行啊。你咋还不休息啊书记?”
    “睡不着 。来来来,到我屋里来,给你们炒了俩小菜,喝两杯解解乏吧”
    ……
    每天下班回家,和家人一起吃晚饭;每天守护孩子,见证他每一个成长的瞬间,其实也是筑路者的一个小小梦想。可是当小我的梦想单位的梦想发生冲突的时候,更多的筑路者选择了承担工作责任,冲击事业梦想 。
    为梦想期待
    责任,必须担当;梦想 ,必须浇筑 。
    身边的同事们大多都亲历了河南高速公路发展的历史。从1990年参建省内第一条高速公路(原来叫作高等级公路)商开高速公路到现在,已经整整25个年头。25年前的高速公路是双向4车道,如今当年的这些甚为宏伟的工程已经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现基本都在改扩建之中。而我们的梦想,我们筑梦的力量,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还清楚地记得我参加的第一个项目——郑卢路,那是1995年 ,当乘坐单位的客货两用车拉着行李赶到项目部的时候,我着实吓了一跳 :项目部是租用当地的一个废弃的棉花场,没有水泥地面,没有自来水,没有洗澡堂 ,没有抽水马桶,整个项目部也不过两辆汽车 。条件十分艰苦 ,但是同事们总是以苦为乐 。记得有一天 ,有个同事早晨去工地之前把被子晾在院子里的树上,晚上从工地回来时,天已经漆黑,准备上床睡觉时 ,他一声大叫:谁拿走了我的被子 !此段子萦绕旧日时光 ,始终被人津津乐道 。
    再看今天的项目部 ,不仅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干净、整洁、宽敞,标志标牌统一整齐 ,各项管理和制度都规范  、齐全 ,身穿工装的同事们忙碌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展现着新时期筑路人良好的精神风貌。而管理水平和建设能力,更是上了N个台阶 ,每一个工地都是按照集团企业文化和标准化的相关内容建设!
    正是一代又一代筑路人的传承和不懈努力,我们的筑路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产值逐年增加,经营方式发生改变 ;施工领域由省内拓展到了省外 ,也即将延伸到海外 ;技术创新层出不穷 ,荣誉数不胜数 ,几十项专利和工法相继获得国家认可和授权……
    站在今天的起点上 ,我们充满自豪,更对未来的高速公路事业充满了期待 。前路或许更多艰辛,但心存梦想,我们就不会迷失方向!
    路在建,梦在续,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征途,任重道远。筑路的人们 ,仍带着梦想 ,负重前行。
    江河行地,坦途为弦。带着梦想与责任起航,我们将走得更加从容和自信,走得更远!
    梦想所至,路必通达!(集团一公司 曹海霞)
  • XML地图